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鑫 刘千 通讯员 张煜锌
“我以为每年复查头颈部就够了,没想到肿瘤会悄悄转移到肺里……”45岁的李先生在确诊肺转移后懊悔地说。
来源:视觉中国
5年前,他曾战胜过上颌窦恶性肿瘤,却在近期因胸闷气急查出肺多发转移。他的经历给所有肿瘤患者敲响了一记警钟:复查,真的做对了吗?
2020年,李先生确诊为左上颌窦腺样囊性癌(ACC),这一种生长缓慢但侵袭性强、易转移的恶性肿瘤。他接受了手术切除、放疗和局部化疗,术后每年严格复查头面部磁共振(MRI),始终“未见复发”。
然而,爱吸烟的他从未检查过身体其他部位。直到最近,他因胸闷气急就诊当地医院,胸部CT发现双肺多发结节,之后通过PET/CT发现两肺及右侧胸膜多发转移。最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肺穿刺确诊为转移性腺样囊性癌,目前接受化疗治疗中。
展开剩余50%来源:视觉中国
医生提醒,复查不能限于局部。例如,李先生得的腺样囊性癌虽原发于头颈部,但具有嗜神经性、跳跃性转移的特点,肺、骨、肝是常见转移部位。特别是吸烟者,肺转移风险较高,仅复查原发部位,可能遗漏肺部转移灶。而肺部转移早期常无症状,等出现咳嗽、胸闷时,往往已进展到中晚期。
据统计,腺样囊性癌患者中,约30%-50%会发生远处转移,肺转移占比最高。而早期发现转移灶,可通过手术、放疗、靶向治疗、化疗等手段控制,显著延长生存期。
另外,腺样囊性癌进展缓慢,部分患者术后10年甚至更久才出现转移。长期随访(10年以上)和全身监测至关重要。
发布于:浙江省配资天眼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