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分的老师,教你500多分的学生,你服不服?”
这句话,自从6月8日开始,就频繁出现在各大热评区里。
那尔那茜“高考移民”事件一出,内娱顿时沦为大型甩锅现场,热搜那是一个接一个上。
但网友很清醒:舆论的矛头,从未偏离她本人。
这一次,事关教育公平,事关千千万万寒门学子的命运。
不是娱乐圈八卦,而是全民底线被碾压的愤怒。
展开剩余88%一句“自爆”,掀翻了自己风波起于她宣传新剧《长安的荔枝》时的那段采访。她说得云淡风轻:“我179分考上上戏,还出国留学玩了几年。”
但观众听完,后背都发凉。随后有网友爆料:她是以内蒙古“定向委培生”身份高考的。
问题来了:她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北京念书,怎么就成了内蒙古生源?
更关键的是,她仅考179分,就被录取进了上海戏剧学院。
不仅入学,还稳坐教师岗位,资源一把抓,影视作品一部接一部。
这是踩踏了众多普通人的底线,大家都想问,为什么?
“定向两届”,她妈一届,她一届网友很快又扒出了另一个惊人事实:这所谓“定向委培”项目,从1982年到现在,只招过两个人。
第一位,是1982年的敖登高娃;
第二位,就是2020年代的那尔那茜。
而敖登高娃正是她母亲。
一句话总结:“妈妈走过的捷径,女儿再走一遍。”
有网友讽刺:“这不叫定向招生,这是定点继承。”
有后台,才有这条路?“考179,进上戏,出国玩,回国当老师,还能主演影视大制作。”
一个普通人,能做到吗?
很难,除非你姓那尔,爸妈是“圈里人”。
有传闻称,那尔那茜父亲塞纳曾在某影视系统任职多年。
而她母亲敖登高娃的资源背景也不容小觑,早年就在上戏留下了“开路”。
于是,一场“179分奇迹”,就这么诞生了。
在这条“资源继承链”上,她不仅无视规则,还堂而皇之炫耀出来。
这是傲慢,不是无知。
群情激愤:你毁的不是教育,而是信仰中国的家长,为了一个“本科名额”,可以拼命搬家、择校、掏空家底。
寒门学子,为了考上大学,熬夜挑灯到天亮。
可那尔那茜179分,靠“定向”进名校、出国、混圈,一步不落。
这不是在“秀优越”,这是在羞辱公平。
网友怒了:
“原来我拼命努力的高考,是你们的后花园。” “你妈妈走的是特权路,你走的就是捷径。”官媒三问,教育厅回应:正在调查!火烧到了体制边缘,终于,官媒出手了。
央视新闻三问掷地有声:
那尔那茜高考移民属实否?升学流程是否违规? 定向招生为何仅有两届、两人?凭什么? 如果情况属实,谁该负责?如何追责?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央视同步撤下其“祝福高考”视频,完成“除名”处理。
6月20日,有知名记者连线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得到明确回复:
“相关部门正在调查,有结论将统一发布。”这不是在“压舆论”,而是在等待一个无法推卸的真相。
最惨的,可能不是她自己,而是《镖人》剧组?如果说她一人“凉凉”是小事,那让吴京、李连杰都跟着“背锅”,就闹大了。
原本,《镖人》作为五亿投资的大片,定档在今年暑期档。
但女主角正是那尔那茜!
现在怎么办?
删除重拍?成本太高 继续上映?观众不买账 隐忍沉默?被骂更惨“她一个人可能拖死整部片子。”
这就是娱乐圈“资源咖”塌房的连锁反应。
结语:她毁的是制度的底线,不是星途舆论不是讨厌她出身好、资源多、长得漂亮。
而是她踩着规则上位、炫耀特权、挑战公平。
她没在娱乐圈翻车,是在普通人心中“公平”这座神坛前塌了。
高考,本是寒门跃龙门的最后希望。
可她用179分,把这希望踩在脚下,扬长而去。
一个社会最不能容忍的,不是特权的存在,而是特权的炫耀。
那尔那茜这一跤,或许能让更多人,重新审视“教育公平”到底有多珍贵。
发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配资天眼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