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11日,2025上海·长三角水稻新优品种展示大会暨种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崇明召开。大会由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光明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共同举办,以“种业‘芯’动力 稻香长三角”为主题,创新采用“集中展示+长效开放”模式,旨在搭建高水平种业交流合作平台,加快长三角地区水稻新优品种产业化应用的进程,更好地服务种业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看禾选种。
以展促推,加快育种成果产业化应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新优品种是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次活动在上海市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集中展示了来自长三角地区近40家科研单位选送的115个水稻新优品种,包括优质高产水稻、杂交水稻、中熟水稻、糯稻、氮高效品种及特色水稻六大类型。经专家组的田间现场严格考评,结合米质、抗性等审定数据,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脱颖而出。活动现场, 2025年度长三角水稻新优品种“十佳”及潜力品种名单发布。
大会同步开展新优品种推介与成果转化签约活动,多个长三角地区科研院所选育的水稻新优品种实现成果转化,育种团队与签约企业紧密携手,实现育种研发、品种繁育、产业推广全链条贯通衔接,加快良种产业化应用的进程。
建基地搭平台,助力种业振兴
打造高质量的展示示范基地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动我市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做好新优品种展示示范工作是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重要环节。“十四五”期间,上海建成了上海市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另有3家单位被遴选为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
上海市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承接了本次大会田间集中种植展示、观摩等活动。该基地占地1200亩,于2024年投资2700余万元建成,由光明农发集团中垦种业负责日常管理和运行。基地以“构建长三角未来种业发展策源地、长三角种业科学家集聚地”为目标,以开展国家和长三角地区的农作物新品种鉴定、试验展示示范为主要抓手,构建了“试验示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支撑科研创新,全方位服务科学家与育种团队。开放田间试验平台,提供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技术托管;开放育种实验室,降低科研单位检测成本;设立“三圃提纯复壮区”,提升种子质量;与院士团队、科研院所共建共享,设立“揭榜挂帅”专项,吸引全国优势团队解决种业关键技术难题。
研讨聚智,探索种业科创新路径
农业科技创新是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之城的重要内容,种业科技创新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此次种业发展研讨会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以及中国农科院、中国种子协会等行业专家,围绕“长三角粳稻品种升级”“基因编辑生物育种创新”“中国种业振兴之路”等前沿议题开展研讨。
展望未来,上海将持续发挥种业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和产业集聚的领头雁作用,通过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深化长三角种源协同攻关,将更多优质育种成果转化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配资天眼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