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的香槟,恐怕是开早了。美国总统特朗普这边刚在记者会上眉飞色舞,把韩国一笔3500亿美元的投资吹嘘成自己关税大棒下的“伟大胜利”,那边就被现实一巴掌扇了回来。
这笔被他当成“预付款”的巨款,现在越看越像一张兑不了现的空头支票。
最近,韩国国家安全顾问魏圣洛的一番话,简直就是一盆冰水,从头到脚浇在了特朗普的头上。他话说得很直白:一次性掏3500亿美元现金,韩国根本没这个能力,这“不是谈判策略,是客观现实”。一句话,就把这场投资大戏背后,两边鸡同鸭讲的算盘给掀了。
这个一直被看作美国在东亚最铁的盟友,这回,居然罕见地把腰杆挺直了。
这根本不是一回事
这出戏的剧本,最早写于今年7月。当时看着,美韩双方好像一拍即合,搞了个口头协议。美国承诺,把韩国高达25%的关税降到15%;韩国呢,就表态要弄一个3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基金。
听起来挺美。其中1500亿要定向投给造船业,另外1500亿由私营企业跟进。特朗普高兴坏了,逮着机会就到处炫耀,把这事当成“美国优先”政策又一个亮瞎眼的战绩。在他看来,这3500亿就是韩国送上门的“贡金”,必须是现金,而且得立马到账。
这位商人总统的逻辑简单粗暴:拿到钱,既能堵上美国财政的大窟窿,又能给自家产业打一针强心剂,这绝对是他政治生涯里最光彩的一笔。
但韩国人压根就没这么想过。在韩国政府和企业的计划里,这根本就不是一锤子买卖。所谓的“投资”,是要通过贷款、担保、股权合作这些金融工具,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分阶段慢慢投。
比如三星要去美国建个芯片厂,人家想的是用美国当地银行的贷款,这样既能调动本地资源,又不用把自己家的外汇储备掏空。这套玩法,在国际上是常规操作,合情合理。
可当双方的认知差异在谈判桌上彻底摊牌后,美方竟然撂下狠话:不先交现金,降关税的事门儿都没有。这下韩国人才回过味来,搞了半天,对方想要的根本不是合作,而是一场赤裸裸的“强买强卖”。
掏空家底等于自杀
韩国这次敢跟美国说“不”,不是脑子一热,是真被逼到了悬崖边上。账本一摊开,这笔钱,想给也给不起啊。
截至今年8月,韩国的外汇储备总共是4163亿美元。这数字看着不少,但每一分钱都有用处,最核心的任务就是稳住韩元汇率,保证国际贸易能正常付钱。
特朗普一张嘴就要3500亿现金,这等于要瞬间抽走韩国将近85%的外汇储备。对一个资源贫乏、啥都靠进口的国家来说,这跟经济自杀没什么两样。
韩国的制造业命脉,从石油、天然气,到造芯片用的特殊材料,几乎全靠进口。外汇储备一旦告急,进口渠道一断,工厂就得因为缺原料停工。到时候,半导体、汽车这些国家的顶梁柱产业,可能一夜之间就瘫了。
更让韩国人后背发凉的,是历史的惨痛教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到现在还刻在好多韩国人的心里。
那场危机里,韩元一个星期就暴跌10%,股市10分钟就能蒸发20%。到了1998年,全国150万人失业,平均每个月倒闭3000家企业。最后,韩国只能屈辱地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援助,条件包括允许外资廉价收购本国的好企业,把利率提到骇人的30%,基本上是丢掉了金融主权。
那段日子,韩国人打死也不想再过一遍了。现在的情况,甚至比当年还悬。韩国央行的数据显示,眼下的外汇储备只够支付8个月的进口,对外债的覆盖率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低。同时,美元兑韩元的汇率,还在1400的危险线上晃悠。
这种节骨眼上,要是真把3500亿交出去,韩元贬值、企业破产、失业潮再来的恶性循环,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搞不好还会引发更严重的社会动乱。
背后捅刀,心都凉了
如果说经济压力是韩国不敢松口的主要原因,那美国接下来的一个骚操作,就彻底把韩国人给惹毛了,让本来就僵持的谈判雪上加霜。
就在今年9月初,美国移民执法部门突然袭击了现代汽车和LG新能源在佐治亚州合建的电池工厂,一口气抓了300多个韩国人。
这事在韩国国内炸开了锅。有政党直接痛骂这是“背后捅刀子”。连韩国总统李在明都承认,这事会让那些本来想去美国投资的韩国企业“打退堂鼓”。
韩国国务总理金民锡更是直接把工人的安全和投资挂上了钩,话说得很明白:“工人的安全都保证不了,大批人员进不了境,投资项目根本就没法推进。”
这话的潜台词再清楚不过了:一边想要我们的钱,一边又刁难我们的工人和企业,天下哪有这种道理?美国的做法,把韩国企业的心给伤透了。
韩国人不是软柿子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韩国这次没再忍气吞声,反而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底气也越来越足。
韩国的底气,首先是看透了美国自己也难受。现在的美国,早不是那个想干嘛就干嘛的超级大国了。国债总额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平摊到每个美国人头上,就是10.7万美元的巨债。每年光是还利息,就得花掉快9000亿美元,这都赶上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GDP了。
连国际评级机构穆迪都看不下去了,把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从顶级的Aaa下调到了Aa1,这等于是在给它的财政状况敲警钟。韩国看得很清楚,美国现在急着“搞钱”,心态很急。
同时,韩国也知道自己作为盟友的战略价值。在亚太地区,美国需要韩国的军事存在来撑场面。所以,美国不可能真为了这点钱,就跟韩国彻底翻脸。
看透了这一点,韩国在谈判桌上就不再被动了。他们主动提出替代方案,坚持投资必须以贷款为主,还要求美方得建立一套保障机制,确保韩国企业的钱投进去不会打水漂。
在外交上,韩国也没闲着。他们正在加速和东盟的合作,利用双方在电子、汽车产业和原材料、劳动力上的互补性,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同时,韩国还在加强和欧盟在高端制造、绿色能源这些领域的合作,多条腿走路,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笔者以为
接下来,全世界的目光都会盯着今年10月在韩国举办的APEC峰会。据说特朗普大概率会去,这被看作是打破僵局的关键机会。
但不管结果怎么样,韩国已经亮出了自己的底线:现金支付,没门儿;任何投资都得按市场规矩来,得符合我们自己的国情。特朗普想靠这3500亿美元给自己做个“政绩勋章”,这个算盘,恐怕是彻底打不响了。
韩国这一次的强硬,向世界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就算是再亲密的盟友,也不会无底线地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对特朗普来说,这场“被耍”的经历或许能让他明白,在今天这个世界,任何想靠“强买强卖”来收割的做法,最后都只会沦为国际笑柄。而对韩国来说,这次的坚守,不仅守住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更是在寻求外交自主的路上,迈出了意义非凡的一步。
配资天眼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